关于传发《全市校园反诈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内 部
南通市公安局发电
发电单位 | 南通市公安局 南通市教育局 | 签批盖章 | 顾 坚 朱圣辉 | |||
等级 | 加急·明电 | 通公传发〔2023〕278号 | 页数 | 8 |
关于传发《全市校园反诈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
各县(市)区公安(分)局、教体(育)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苏锡通园区政法和社会事业局、通州湾示范区社会管理保障局、各在通高校、市直各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领导关于反诈工作批示精神,全面深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反诈宣防工作,抓实抓细校园反诈各项具体措施,现将《全市校园反诈工作任务清单》传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请各地公安机关于每周四前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及辖区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计表(附件2)报市公安局内保支队,学校反诈教导队名单(附件3)由各在通高校于每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报送,联系人:梁家辉,联系电话:18816260361。
附件:1、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倒查反馈单
2、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计表
3、学校反诈教导队(辅导员、学生志愿者)人员名单
南通市公安局 南通市教育局
2023年7月14日
全市校园反诈工作任务清单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南通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和《全市“平安守护 反诈同行”单位联盟宣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抓实抓细反诈宣防工作举措,全力推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减量控大”,确保实现“压发案、控大案、降损失”工作目标。
二、公安、教育部门职责任务清单:
1.定期会商研究。依托市、县两级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会商研判机制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专班,在每月工作例会中专题研究会商校园防诈反诈工作,共同分析师生员工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形势,深入剖析发案态势、原因,会商研究精准防控措施,确定下一阶段反诈宣防工作重点。
2.定期培训授课。每月由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组织单位反诈联盟学校反诈教导队(辅导员、学生志愿者)开展1次集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宣传防范、预警劝阻、回访跟踪等;高校驻校民警及学校社区民警等每月入校入园开展1次面对面反诈宣防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反诈主题班会、反诈法治宣讲等,确保辖区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接受1次民警现场授课教育。
3.定期通报案情。各地公安机关内保部门每周汇总辖区学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情况,每起案件应包含基本构成要件,以及案值、类型、发案时间、地点等要素(详见附件2),并于每周四下班前随本周工作情况报内保支队汇总,支队每周将情况通报至教育部门及各高校。
4.及时预警劝阻。各地公安机关派出所要组建至少3名民警以上的紧急预警劝阻专业队,针对本辖区学校内的紧急预警对象,必须采取上门见面劝阻措施;针对高危预警,在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进行人工电话劝阻,并及时与学校相关负责同志联系,共同开展预警劝阻工作。
5.迅速复盘倒查。发生涉校涉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后,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应于24小时内,在高校反诈工作微信群内通报案件情况,并由高校警务室驻校民警将情况反馈至市局内保支队,反馈内容应包含涉事师生员工是否接受防诈反诈宣传,是否下载国家反诈app等内容(详见附件1),教育部门对未履行落实相关宣防责任的学校及人员要在日常考核考评中予以体现。
三、学校职责任务清单:
1.纳入平安校园建设考评。把反诈宣防工作纳入高质量平安高校建设考评,明确学校、学院、班级三个层级反诈工作牵头负责人,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工作,并落实人财物保障。
2.组建学校反诈教导队。在现有校园反诈工作专班基础上,各在通高校要充分发动党政干部、教职员工、学生群体等力量,建立健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反诈教导队,每支队伍明确1至2名牵头负责人,其中班级队伍不少于3人,院系队伍不少于4人,学校队伍不少于5人,学校反诈教导队总人数不少于师生员工总数的2%,相关人员名单(详见附件3)每学期学生开学报到1个月内报公安机关留档。
3.挖掘反诈宣防金话筒。每学期,各在通高校要从学校、学院、班级反诈教导队中从优选拔一批宣防手段接地气、宣讲语言感染力强、授课经验丰富的“反诈金话筒”,其中南通大学、南通理工学院不少于5名,其他高校不少于3名。利用公安推送、排查发现、学生报告等形式掌握的各类反诈宣传素材,制作反诈课件,并由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和学校统筹组织,参与全市单位联盟反诈巡回宣讲活动。
4.张贴宣防标语贴士。各在通高校每个院系应至少建立1间反诈宣防主题教室,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要制作更新一批“反诈小贴士”,在学生课桌、教室黑板、楼道电梯、公共厕所、食堂餐桌、宿舍床铺等师生员工停留驻足的部位,张贴反诈宣防提醒,实现反诈宣防校内重点部位全覆盖。
5.做好新生反诈工作。在新学期高校学生报到期间,组织所有新生上好开学反诈第一课,并签订反诈承诺书;利用微信、QQ等班级群、新生群等线上平台,以及悬挂横幅、摆设招新展板、发放新生宣传手册等线下手段,网上网下同步开展反诈宣防举措,确保新生接受反诈宣防覆盖率100%、国家反诈app下载率100%、南通公安反诈微信公众号关注率100%,境外来电短信功能关闭率100%。
6.开展每日宣防提醒。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利用青少年群体“1530”安全教育模式,在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将反诈宣防纳入学生安全提醒和教育活动。各在通高校要利用多媒体课程教学期间电脑屏保、播放官媒网络平台反诈宣防短视频、反诈宣防图文信息讲解等形式,重点宣防兼职刷单、冒充客服、虚假购物、游戏交易、**敲诈等五类诈骗手段特征和防范要点,提示买卖、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等法律风险,配合开展整治开贩“两卡”突出问题。
7.滚动通报案件情况。在保护涉案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各学校应在每周五14时至22时固定时间段,集中通过校园网、两微一端等线上平台和校内大屏、高校警务室led屏等线下平台,滚动投放公安机关通报的全市涉校涉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事件;其余时间段根据实际发案态势,常态巡回播报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增强警示宣传效应。
8.组织反诈主题活动。各学校每月至少利用1课时的时间,组织开展1次反诈主题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反诈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反诈测试或调查问卷,全面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对测验成绩不合格的人员,要将其列为学校反诈高度关注对象,并建立一人一档,加强教育提醒和关心辅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平台”,以“小手拉大手”等形式,确保师生员工、学生家长等群体反诈宣防全覆盖。
9.配合开展预警劝阻。对涉校涉生紧急预警、高危预警对象,学校要明确熟悉情况的专人配合民警开展预警劝阻和后续跟踪关注,深入了解涉案人员被诈骗方式及心理状态,共同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并会同驻校民警、社区民警等公安机关力量,在一个月内落实一人一策跟踪管理措施,相关工作情况应建档留痕。
10.建立奖惩考核机制。各学校要将反诈宣防工作纳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绩效范畴,对学校(学院)、班级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同比降低或未发生案件的,要落实奖励激励机制;对连续被骗2次以上的情况,学校要对当事人开展约谈,并对负有宣防责任的班主任、辅导谈话提醒。同时,将师生员工参与“兼职刷单、网络赌博、网络招嫖”等公安机关已经认定为违法行为被骗的,或因**被敲诈勒索等情形纳入校规校纪,依纪依规给予相应惩戒。
附件1:
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倒查反馈单
反馈时间: 反馈单位:
1、当事人身份?( )
A.学生 B.教师 C.行政干部 D.保安员 E.卫勤保障人员 F.其他人员 。
2、被诈骗类型?( )
A.兼职刷单返利 B.虚假投资理财贷款 C.冒充客服熟人 D.虚假网购交易 E.网络婚恋交友 F.**敲诈勒索G.其他
3、当事人为学生,所属学校(学院)及宣防责任辅导员或班主任为 。
4、是否接受过反诈宣传教育? (是或否)。何时何地何人组织何种式? 。
5、当事人是否下载国家反诈app? (是或否);是否关注南通公安反诈微信公众号? (是或否);是否关闭境外来电短信功能? (是或否)。
6、反诈app、公众号使用浏览频率?( )
A.从未使用 B.偶尔使用 C.经常使用
7、当事人是否参与学校组织的反诈测试? (是或否)。
测试得分成绩情况? 。
8、是否见面预警劝阻? (是或否) 参与预警劝阻人员? 。
9、是否跟踪回访? (是或否)。
10、是否首次被诈骗? (是或否) 第(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