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机构>学生处>心海护航>详细内容

心海护航

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转化学生

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转化学生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生是人,学生是未成年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潜能的人,学生是终究要长大的人。所以我们职教工作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让他们都能抬起头来做人,看到他们因我而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我感到幸福,所以我们的追求是爱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知道职业学校的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给学生谋生的技能,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fdc825a96f9c4d24a56e71be5121c758.jpeg 

   开学不久,我班从学校集训部转来一位男生Z,他的双手总是斜插在裤兜里,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从来不看对方的眼睛,衣服属于那种奇装异服类。咱们学校对在校生推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着校服,夏季上身穿白色T恤,下身穿黑色长裤。Z很少按学校要求着装,一般下身着红色裤子,上身着黑色T恤,头发很长,高耸形状如鸡冠,属于很叛逆的一种。经我了解,因为不穿校服,上课玩手机等情况,已经进学校特训营两周了。按照道理,Z经过特训营的集中教育,应该可以改变这种行为了。但事实上,Z没有多大的改观。我觉得很有必要进行个案处理。

首先,我联系了Z的父母亲,了解Z的家庭背景以及Z的日常行为。经过仔细了解,Z属于父母重组型家庭,本身父母的离异与重组对Z产生了一定的伤害,父亲对孩子简单+粗暴。跟父亲搞对立,父亲没有办法,托人找关系,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因为Z喜欢抽香烟,父亲担心孩子花钱买香烟,所以平时给的生活费比较少,孩子不够的话,如果向父亲要生活费的话,父亲就会数落孩子是不是买香烟抽了。基于这种情况,孩子平时周末及寒暑假经常打零工,挣点生活费,顺带买点香烟抽。经过我了解,孩子也知道抽烟的危害,但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通过抽烟排除烦恼。

其次,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决定对症下药,积极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转化。刚好被我看到他有一次没有把手机集中管理,私藏手机,课间玩手机游戏,被我当场抓住。我问Z,学校对于学生这种行为如何处置?Z知道手机上交处理,到放假后发放。这样的话,周末的时候,Z外出打工就很不方便了。所以Z请求我放他一马,只要手机不被我保存到系部,到暑假还给Z。这个时候,我看教育的时机成熟了,就对Z说,可以还手机给他平时用,但必须替我做一件事。Z听说可以给他手机,立即跟我说,只要给手机,不要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事他都答应。我说只要你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从明天起,班级手机箱的管理任务就交给他。Z每天早上负责收齐全班学生的手机(识别出备用机),晚自习后进行手机的发放。自从这件事以后,我注意观察,Z真的改变了,手机管理井井有条,自己以身作则。全班手机集中管理了,班风学风明显好转。Z的行为习惯养成好多了,做事很认真,责任心也强多了,学习也渐渐认真了。看到学生Z真正转变了,我心里十分高兴。

Z原本不怎么跟同学交流,喜欢独来独往,衣着标新立异,发型奇形怪状。不尊重老师,时常恶意顶撞老师,曾经有一次跟数学老师发生矛盾,扬言要拨打“12345”,师生关系一度紧张,而且其他任课老师也向我反映有此现象。听到这些反应,我本能的反应就是Z太坏了,报告学校系部、学生处,立即马上开除Z。可是上次去Z家访的场景瞬间浮现我的眼前,如果把Z开除,推向社会的话,很可能会毁了Z的前途。所以,我把Z请到办公室,及时指出Z的不足,同时肯定Z的优点。Z听了我的话后,认为我没有戴有色眼镜看他,加上平时我经常找他谈话,渐渐的Z把我当做可以信任的老师,经常找我谈心,渐渐地Z融入了班集体,班级的荣誉感以及集体主义的观念逐渐增强。班集体的活动Z主动积极报名参加,班集体的“唱红歌校歌”比赛Z积极参加,并积极组织班级同学练习唱歌训练。看到Z的转变,我欣慰地笑了,成功的转化了一名违反校纪班规“钉子户”。

450cba5384904c3f861e7629cc618006.jpeg 

最后,我呼吁我们全体职教工作者,一定不要轻易放弃一个后进生。学会找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抓准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进行教育。直击学生的痛点,精准转化后进生。这种方式远比训斥学生的教育效果好多了,而且教育转化的效果十分明显。

 

文 陈刚

图 陈刚

终审:学生处管理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