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钥匙打开心灵之锁
用一把钥匙打开心灵之锁
人的内心,宽广深邃。若真正了解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则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刚进班的时候Q同学留给我的印象还不错,做事勤快主动,能吃苦。但开学不久他的不良习惯就开始表露出来,早上懒床,经常自由散漫,偷偷在宿舍厕所有抽烟行为被宿管员发现,沉迷手机游戏,对学习无兴趣,上课经常无精打采,趴台睡觉,课后作业都无法准时完成,甚至经常有抄袭作业的情况,成绩处在班级和年级的末位。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
我找他多次谈话了解他的内心思想、心理,深入了解他的优点缺点以及他对未来人生打算。仔细分析了Q违纪厌学原因一是家庭因素:父母在外打工,家里无人管束,导致他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抽烟玩手机成瘾家长也无法及时制止。二是自身因素:学习基础差,缺乏自觉性,遇到困难就退缩,不爱学习无所事事沉迷网游。
“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箴言。
由于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他缺少了很多该有的关爱,所以每当他犯错误,我没有训斥他,而是和他交流谈心,了解他的内心真实想法。比如为什么在学校抽烟?抽烟有什么危害?怎样克服抽烟不良习惯?他说他心情不好就想起抽烟,我建议他想抽烟就买些巧克力,培养打羽毛球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对他多关心,多指点,让他觉得还有人在关心爱护他。对于这样的特殊学生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培养打羽毛球体育兴趣爱好,逐步改变抽烟不良习惯,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帮助他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从谈心中得知他想毕业后当兵入伍,我就开导他将来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改变不良习惯,学好专业技能,多做有益于成长的事,并安排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锻炼他的责任心。
“ 用心寻找教育的钥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后进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原因,只有深入了解后,才能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他自制力差,自尊心强,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他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纠正不良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我改变了急燥心态,每次他犯错误后我都心平气和找他谈心,肯定他的进步,帮他认识错误、想办法改正错误。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向品学兼优的学生靠拢。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造成他今天这样的情况,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教育缺失,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是很有必要的,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他的家长不要过于放纵溺爱孩子,手机被没收后不能任其再次购买使用,原则问题是不能让步。教育孩子要用方法,一味的说教式教育是没用的。既要有善意批评也要有表扬与鼓励,设身处地理解他的难处以及改变自己弱点的举措。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我们会通过微信和电话及时反馈。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的告知家长,让他在家长面前也能树立自信,从而在学校能更好的表现自己。
教育感悟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引导,他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上课认真听讲的情况多了,作业也自己在努力独立完成。他知道辨别是非,守规矩了,让我欣慰的是他真的戒掉了抽烟的习惯。
在职业学校这样的特殊学生还有很多,教育转化他们,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无论是优生或是差生,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关心,不能因为成绩或是品行的问题而歧视、漠视学生。相反的,对于那些特殊学生应该付出更多的关爱,支持他们、鼓励他们、转化他们,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成长、成人、成才,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文 崔益华
图 崔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