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机构>学生处>心海护航>详细内容

心海护航

​因材施教,做教育路上的陪伴者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烦与细心,也需要善于因材施教,因为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个性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展,孩子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社会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独特个性的孩子。因此我们班级管理工作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耐心做教育路上的陪伴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一个育人小故事。

b4b6b3e81a5f4dbf9f4a2765da0fae56.jpeg

 班上有个学生王同学他父母离异,由妈妈抚养,但妈妈常年在新加坡,由年迈的外公外婆照顾,他平时容易犯错误,而且在学习方面他成绩倒数,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而不愿动脑筋。

于是,我找他谈话,盼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中职生,每次他口头上总是答应得好好的。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依然我行我素,毫无进步。好几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根本不行。但转念一想身为班主任,不能因几次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进步小,或许是他缺少关爱,且没有明确学习目的。

为了转化王同学我实行了以下措施,首先反复多次找他谈话,平等地和他沟通,并且到他家家访,让他在感情上接纳我,认识到老师在关心他、帮助他,进而信任我,把我当成自己人。

23cff217d2b347eeae97ddea12292544.jpeg

其次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成为“自己人”之后,我再和他推心置腹:“你想改正错误吗?你具体要怎样改变呢”?经过商量,他确定“我今后肯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我叮嘱“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他确定“好”,我们一起制定了书面约定。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了表扬;当然,我敏锐觉察到他一丝懈怠就立即暗示他,使他感到老师时刻在督促、关怀、帮助他,他也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同时让他不孤独,我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何同学和他同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示范力量。事前,我先和何同学进行了一番鼓励谈话:不要卑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关心他。何同学答应后,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帮助他。有时,何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王同学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何同学说:要有耐心,你若能成功转化他,将来就能成大事。

渐渐地,在同学们的关心下,主要是王同学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能遵守纪律,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每次王同学取得进步时,我除了当众表扬他,还加上一句: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关心帮助,特别是何同学的关心帮助。良性循环下,全班同学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班级整体学风大幅度提升。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从这个教育小故事我对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我们教育学生要尊重孩子个性,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喜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王同学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因材施教,尊重孩子个性、关爱他们的成长困惑来触动他的心弦。

二、动之以情,晓之于理

作为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学生犯错误时决不能简单粗暴说教训斥。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引导劝说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三、同伴相助,友谊感化

同学的关心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伴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情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文 石健梅

图 石健梅

 

终审:学生处管理员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