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引领教师成长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引领教师成长
近日,海安中专经贸系数学老师朱丽开设了主题为《如何开设公开课》的讲座,使课堂达到“静而不僵、活而不散”的要求,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增强了“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

讲座的主题为“公开课如何秀”。公开课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课堂研究的范例,通过它可以展示授课者的教学风格;可以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有些老师为了一课成名,过分追求滴水不漏,往往将公开课上成了作秀课,编剧、导演、演员齐上阵,课中的实践活动,课前反复演练,行云流水般貌似成功的背后留给学生的只是海市蜃楼,留给听课者的只是过眼烟云,严重违背了开设公开课的初衷。朱丽老师建议:不要给公开课赋予太多的神秘色彩,应该让公开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当然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可以秀一秀,但要秀在关键处,只有秀在关键处,才能秀出真风采。
秀在新课导入点
每个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独特的情境引入,因为好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课程思政,对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新颖别致的引入,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因此新课导入不妨一秀。常用的引入方式:(1)故事导入;(2)新闻导入;(3)类比导入;(4)游戏导入;(5)问题导入;(6)儿歌导入等等。
秀在临场应变中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存在着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面对这些“节外生枝”的现象,教师能处变不惊,借题生“秀”;或借题发挥,趁热打铁;或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或借石攻玉,幽默调侃等等。凭借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运用灵活的手段,即兴发挥,使课堂教学信息迅速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那么一定能够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秀出真风采。
秀在难点突破处
难点就是难于理解或难于掌握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难点与重点,有时兼备,有时不同。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老师难教,若教法不当,则学无成效。因此,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难点突破的方法选择否得当是一项重要的参数。所以,这一环节不妨精心设计一个“秀”点。常用的几种突破方式:(1)借助信息技术;(2)运用变式教学;(3)提倡小组合作;(4)鼓励动手实践。
秀在课堂结尾时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动听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课堂结尾就是“终曲”,是教师在这堂课中展示精彩的最后时刻,也是一节课画龙点睛之处,所以,有必要精心设计,最后一“秀”。常用的几种结尾方式:(1)概括式结尾;(2)悬念式结尾;(3)回味式结尾;(4)激励式结尾;(5)延伸式结尾;(6)游戏式结尾等。
朱丽老师认为:“真实”是一节公开课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严格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公开课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秀出一节真情实意的课堂。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教研效果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