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湛焊电路 初心不改铸未来
匠心精湛焊电路 初心不改铸未来
——记海安中专集训部卢金荣
24天津电子集训的课堂内外,总能看到一个身影,或低头案前备课,或俯身指导学生调试电路板,或耐心教育学生,或与家长亲切交流,青丝染霜的鬓角夹杂着数根银发,镜片后的目光却如二十岁青年般专注热忱。这是58岁的电子专业教师卢金荣,在距离退休仅剩两年之际,依然坚守在班主任岗位的普通一天。
三尺讲台写春秋
"好的电路要留足冗余量,育人更要预留成长空间。"在卢金荣老师的课堂上,电子元件成为鲜活的人生教科书。他将三十八载教学经验凝练成"三步诊断法":用示波器检测电路如同诊断学生心结,用万用表测量参数犹如把脉知识盲区,用维修焊枪修复故障恰似疗愈成长困惑。经他指导的学生,不仅在技能大赛中屡次斩获奖项,更有无数迷茫少年在这里找到人生坐标。
半生守护育桃李
已毕业多年的外地学生小李仍记得那个暴雨夜:父亲突发心梗住院,是卢老师深夜驱车百里,将他送到医院后还默默垫付了医药费。班上的学生小周因意外摔倒住院,卢老师在第一时间送至医院,得知家人无法在医院照顾孩子时,他自掏腰包帮小周请了护工。卢老师的手机几经更换,但来自往届毕业生的数百条聊天记录他一直珍藏着舍不得删掉,这里面记录着中职生逆袭重点本科的奇迹、自闭少年成为企业技术骨干的故事。他的"卢氏成长档案",从专业技能到心理健康,为每个孩子绘制专属成长地图。
匠心传承守初心
"电子技术迭代快,但育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掉线。"即将退休的卢金荣仍坚持参加每周的教学研修培训,与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他像永不衰减的电流,用行动诠释着"教师"二字的重量:清晨陪学生晨读的剪影,黄昏实训室不灭的灯光,深夜学生宿舍巡查的脚步,编织成职教园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电子作品展上,学生们用废旧元件拼出"谢谢您,卢爸爸"的字样。跳动的光点如星河璀璨,映照着这位老教师湿润的眼眶。他说:"只要黑板前的倒计时还没归零,我就要做永远在线的班主任。"这或许就是对"师者"最好的注解——不是蜡炬成灰的悲壮,而是永不断电的守护,在时光长河里点亮万千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