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进校拓艺术视野 丹青妙笔育未来英才——著名美术师高劲松走进海安中专开展烙画专题讲座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师生艺术视野,6月13日,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艺术系举办“名家进校拓艺术视野,丹青妙笔育未来英才”主题活动。特邀金陵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通烙画非遗传承人高劲松老师莅临,以“勾勒点染,执火绘韵”为主题开展烙画专题讲座,为艺术系师生献上一场沉浸式的非遗艺术盛宴。
开幕致辞:非遗文化的时代回响
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音乐指导老师刘冲结合基层艺术推广经历深情分享:“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非遗文化如同星河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而烙画艺术以火为笔、以木为纸,在冷热交织间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
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葛志华重点介绍了高劲松老师的艺术成就:作为南通烙画代表性传承人,高老师以烙铁为媒介在木板上书写非遗传奇,其作品屡获国家级大奖。葛主任强调:“传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艺术魅力亟待弘扬。今天,高老师将用他的创作故事与精湛技艺,为我们揭开烙画艺术的神秘面纱。”
专题讲座:执火为笔的艺术解码
高劲松老师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生动语言展开讲解。他介绍道,烙画古称烫画、火笔画,是以加热的烙铁为工具在物体表面熨烫出纹理作画,创作时需精准把控火候与力度,遵循“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的艺术准则。从汉代烙画的起源雏形,到唐宋时期的技法演进,再到当代创新发展的艺术特色,高老师系统梳理了这门千年技艺的历史脉络,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非遗艺术的文化厚度。
作品展演:火痕里的生命律动
、
艺术展演环节堪称视觉奇观。高老师的火绘作品如同一扇通往传统美学的时空之门——他以火焰为墨、以温度为调,在尺幅之间构建艺术宇宙:人物肖像中,仕女眼角的顾盼神飞、文人唇边的含蓄笑意,仿佛下一秒便会穿透木板与观者对话;花鸟图景里,振翅欲飞的彩蝶翅膀纤毫毕现,随风摇曳的枝叶在烙铁灼烫的纹理中迸发盎然生机。
当一幅幅作品缓缓展开,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学生们或踮脚凝视画面细节,或低声交流观展感悟,不少人拿出手机记录下烙铁在木板上留下的深浅纹路。非遗烙画在高老师手中焕发时代光彩,那些刚柔并济的线条、层次丰富的肌理,无不诉说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跨越时空的震撼力量。
传承寄语:埋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海安中专艺术系主任邹忠兰在总结中表示:“高老师不仅系统讲授了烙画的历史渊源与制作工艺,更分享了他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心路。每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背后,都是对艺术的赤诚热爱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她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起点,将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传承行动。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参观了高老师的精品力作,在近距离观赏中深化对烙画艺术的认知。不少学生表示,烙铁在木板上留下的斑驳火痕,让他们真切体会到“非遗活态传承”的温度。
此次“名家进校园”活动,不仅为海安中专艺术系师生打开了接触非遗艺术的窗口,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多元文化艺术活动,邀请更多名家走进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艺术素养的时代新人。